這兩個月很忙。
我離開熟悉的大學校園,換了新的工作。工作生涯上,我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步調,是從前沒有想過的生涯方向。但是這難得的機會我很興奮,也很珍惜,我希望自己的所長所學,可以以更直接的機會造福人群,也期許自己從這個難得的經驗中汲取獨特的人生經驗。
因此,整個六月,我們忙著搬家。新工作的暫定地點和聆聆爸爸上班的地點很近,我希望可以減少兩個人通勤塞車的距離,換來多一點的家庭時間。過去這兩年,聆聆爸爸每日城東城西的奔波,讓我們少有共同的晚餐時間。我很重視孩子們的作息時間,每天一定趕著六點讓他們吃晚餐,七點半洗澡,八點半前上床睡覺。因此爸爸最早回家時也只能趕上幫孩子們洗澡。我希望工作與家距離的拉近,可以讓我們有更多qulity family time。
離開這個住了六年的老公寓,我們從兩個人的留學生家庭變成四口之家,房子其實早就不夠住了。也因此,對於舊房子並沒有太多留戀 (留戀的是west LA靠近海洋滋養的氣候啊)。倒是孩子們的學校,讓我非常不捨。要找一個合適的、彼此信任的托兒選擇著實不易,我們的舊公寓離這所學校是步行的距離,真的是莫大的好處,再加上聆聆就學三年期間,我們已經與學校的校長、各班老師和許多家長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此刻的離開格外讓我覺得感傷。當然,這感傷中很大一個成分,是對於孩子未來學校安排的操心,尤其是詠,幼兒學校不好找,通常都有很長的waiting list,詠詠剛好進入學校的toddler program,toddler 班的主導師Ms. Anees,威嚴慈愛兼備,她(目前遠在印度的)孫子與詠詠同一天出生,或許是愛烏及屋,總是格外愛護詠詠。對於詠詠不能繼續在這個我們信任的環境下長大,我的心裏難免有許多不確定感。
也因此,整個六月,我忙著打電話和造訪學校和托兒中心。一方面有聆聆暑假的去處要安排 (暑假過後希望聆聆可以直接進入學區就讀公立學校的Kindergarden),二方面也要解決詠詠的托育選擇。聆聆的暑假可以選擇去一般的幼稚園,或是各種單位舉辦的夏令營,我考慮聆聆慢熱謹慎的個性,覺得夏令營流動的人事會讓她對我們搬家、換學校的事情太過沒有安全感,所以希望選一個「以玩為重心」的幼稚園,讓她快快樂樂過暑假,畢竟,懂得怎麼玩、如何自由地玩,是童年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還好,參觀過三、四家幼稚園之後,我遇到了一家完全令我驚艷的學校,而且最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竟然還有一個空位! 雖然索價不菲,但我和聆聆爸爸參觀了學校和課堂兩次,都對他們的硬體軟體讚不絕口,立刻就決定讓聆聆在這裏快樂過暑假 (很可惜啊,沒有詠的位子,要等到這家幼稚園一般學期的位子,不知道排waiting list 要排多久!) 事實証明,聆聆從第一天之後都玩得不可開交,每天都玩得髒得不得了,連週末都想去學校! 希望過陣子我會有機會分享這個,心裏期盼著看到更多這樣的學校!
詠的學校反而是一波三折。目前我們幫他找了一個學校,可是學校要到七月中才有詠的空位,中間這兩三星期的空檔,我只好另尋解決方案。本來外婆一聽到詠詠沒人看顧,二話不說就要飛來幫忙,機票都訂了才發現美簽過期,短期內是來不了了。還好有格友推薦保母,詠詠也算是好帶、好適應的孩子,目前暫時算是上了軌道。
新的租屋我們很喜歡,聆聆終於也有了自己的房間,這暑假的計畫是讓她練習自己睡。不過,還在努力中,除了我們剛搬進新家的第一晚,她興奮過度,自己在自己的新房間裏睡了一整晚外,之後每天她都會半夜跑來我的房間。希望隨著家裏事物漸漸安頓下來,聆聆也能夠適應、喜歡自己的房間 (其實我覺得是習慣半夜醒來媽媽不在身邊的老習慣)。該是時候教聆聆收拾、管理自己的房間事物的時候。詠詠也終於有了一間小小的play room,其實比較高興的是媽媽,這麼多年之後終於可以把玩具搬離客廳!
我也喜歡我的新廚房,洗手台前有一整片窗,映著小小的後院中的綠意盎然,可以看見院子裏玩耍的孩子們。
搬家時丟了不少舊家具,大部分都是我們當留學生的時候低價收購來的,很多甚至是留學生學長姊免費送給我們的。在我們心裏,每一個舊家具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歷史,陪我們走過人生最獨特的階段。現在,該是前進的時候。很多東西,尤其是書和相本,倒是完全捨不得丟。於是,幾十箱沉甸甸的書箱,隨我們從城西到了城東。難怪搬家的工人都要大嘆:妳家東西看起來不多,但是重的東西特別多。於是,整整搬了八個小時才搬完,連聆聆都說,搬家的叔叔好辛苦。
遠離海洋,移居山腳。這是我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