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8718

聆聆兩歲兩個月,如廁訓練尚未完成,以台灣孩子的標準來說,大概是慢的。過去的兩個月,我都在幫她做potty training 的準備工作。星期五去學校的時候,老師主動和我說,聆聆的準備階段已經完成,從下星期起開始就要正式開始potty train了。希望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我們potty train的痛苦期可以不要太長啊。

目前我們的準備進度是,聆聆可以自行去小馬桶小便,自行完成脫褲子(或pull up學習尿布)、坐小馬桶、小便、撕衛生紙擦(雖然亂擦一通),把尿尿倒到馬桶裏,穿好褲子,站上小板凳洗手整個過程。如果定時(約兩個小時)提醒她,她可以在大部分時候保持學習褲是乾的,有時候也會自主說她要去potty,不過我還分不清楚她是因為真的想去洗手間,還是覺得好玩所以去。不過因為一直是使用學習褲比較多,所以她還很少主動跟我說她要去坐potty,當然這部分也就是這次訓練的重點。

還沒有進展的、也讓我有點小擔心部分是便便訓練,感覺她還沒有準備好(忍不住?來不及?怕發生意外?)明明看得出來她要便便了,問她要不要去potty,她很抗拒說不要。我不希望勉強她,造成便秘之類的問題,所以這部分一直沒有進展。

這一篇先來談談我們的準備工作吧。

「孩子為什麼要有如廁訓練」,從大人的角度看來,大概是一個很莫名其妙的問題。每個孩子大了,都應該學會去馬桶上廁所啊。可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呢?這件事情是不是那麼自然?當然穿褲子會比穿尿布舒服(大人的想像),不過孩子穿尿布也穿了二年,忽然要她換掉,她會有什麼反應?至於對我這個懶媽媽來說,雖然遲早都要經過potty train的痛苦期,不過晚些、等孩子準備好,痛苦期比較短,不是比提早potty train大人小孩都緊張,要來得輕鬆一點?

其實,如廁訓練應該是有關於獨立吧。二歲這年紀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想要獨立來做了,她想自己吃飯,想自己穿衣穿鞋,她有自己的想法,想決定自己的生活起居,唯獨排泄這一件事,還要靠大人「換尿布」?當孩子們發現,大人都是自己去使用馬桶,不需要穿尿布的時候,她們自然也會想要模仿。所以,我覺得,讓孩子potty train的第一步,其實是教會她們自己穿脫衣物,否則,學會用馬桶的孩子,卻還要爸媽隨侍在側穿脫衣服,不就失去了孩子學習獨立的這一步?在這個階段,最好讓孩子穿著自己能夠自行穿脫的鬆緊帶褲子,牛仔褲、洋裝都不方便 (穿洋裝的話孩子還要把裙擺拉起來!對於初學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一步。)


因為這個渴望獨立的心情,當聆聆有了她的小馬桶(約一歲半時),她會學我們坐在馬桶上。坐歸坐,沒有一次她真的坐在上面尿出來。當第一次跟聆聆說:我們不要穿尿布了,穿褲褲吧?她很高興地說好,不知道接連而來的後果就是:褲子溼了,便便掉在地板上!雖然我們沒有罵她,她還是自然而然感覺到不舒服、沒自信,所以她又要求穿尿布了。我想,這應該是一般孩子正常的反應。當她說她要穿尿布的時候,其實我也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家全家都是地毯,實在不可能讓她尿在地上!我也是個懶媽媽,不想一天到晚拎她去洗手間,還要洗褲褲、擦地板(擦地毯?),所以我又讓她穿回了尿布。

關於孩子的第一個小馬桶potty,我建議要買最簡單、易清洗。我們買的很簡單,聆聆用完可以自行清洗,她對於這個動作也很得意。當初喜歡這個potty是因為它長得最像家中的大人馬桶,雖然它有附「音樂鼓勵」(也就是有東西掉到桶中的話會唱歌),不過我們一開始就把電池拿走,以免馬桶變玩具啊。




台灣的婆婆媽媽跟我說,想那麼多做什麼?讓她多尿溼幾次褲子,尿溼了就罵罵她,帶她去小馬桶,教她要去馬桶尿,鼓勵幾次以後她就學會了。事實上好像沒那麼簡單。聆聆是個敏感的孩子,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每次她走到浴室,她都要提起「便便掉到地上了!」的事情,顯得很在意,也不願意再坐小馬桶了。

我反思自己的做法,如廁訓練的第一步,其實應該是讓孩子了解這個過程,而不是強迫她們進入這過程。圖書館裏的potty train的書很多,我特別喜歡雅媽介紹的這一本Once upon a potty(有分男生版和女生版),因為,書裏的女孩經過的過程,和聆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發生了意外,便便掉到地上,就穿回了尿布。也或許是因為這樣,聆聆非常喜歡這本potty  書,每天都要唸好幾遍,還會特別指著掉到地上的便便,說:「聆聆!」這故事後續的發展是,某一天,穿著尿布的女孩,準備好的時候,自己感覺到身體發出「我想尿尿」的訊息,就自然而然學會去用小馬桶了。我們一遍又一遍唸著這個故事,強調「長大就會用小馬桶」這樣的事實,希望有一天,聆聆就會跟故事中的女孩一樣,自然而然學會用馬桶。

Image of Once Upon a Potty--Girl 

後來好像也真的就是這樣。這也要歸功於聆聆換了學校,以前的保母,在potty train 方面沒有給我們太大的配合,換到學校,potty training  和生活自理,是學步兒生活裏很大的一部分,他們每天都花很長的時間在很大的浴室裏面學習,洗手、穿脫衣物、上廁所。大概是看多了其他孩子坐馬桶,聆聆在家裏也開始要求坐馬桶,某一天開始,她就百發百中,每次坐在馬桶上都能夠成功地尿出來,所連帶的就是pull ups尿布保持乾燥的機會愈來愈大了。這當然也是為什麼,老師們也觀察到她已經準備好開始potty train的原因了。

聆聆在家還有一個potty 朋友,就是絨毛兔小莉。剛開始的時候,聆聆不喜歡有事沒事去坐馬桶,她只想玩,但只要我假裝問小莉:「小莉妳要不要去potty?」聆聆就會搶著要去。當她每次都成功地尿尿在小馬桶裏而小莉總是失敗的時候(當然小莉永遠也不會成功啦!),聆聆還會安慰小莉:「沒關係,長大!」意思是說:「長大就會尿尿了哦!」。最近可看得出來,她對於使用potty 的自信心愈來愈高了,使用potty變成一件她很喜歡做的事情,回家了要去potty一下,早上起床先去potty一下,吃飯前也主動要去potty一下。我們從來沒有給過她任何實質上的鼓勵(糖果或貼紙或其他),所給她的就是「哇,妳好棒哦,妳長大了!」的口頭鼓勵和擁抱。在沒有讓她尿溼超過五條內褲、或擦地毯超過三次的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結果,我也相信,等到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potty train不管是對爸媽還是對孩子來說,都可以不用那麼有壓力,時間也可以縮到最短。因為,遲早,孩子都會學會上廁所的。

老師說,從明天開始每天要幫聆聆備六套衣服、長褲、內褲、襪子和兩雙鞋,什麼? 六套衣服,聆聆真的沒有那麼多衣服,我也沒辦法每兩天洗一次衣服,所以趁著假日,趕快跑去幫她添褲子、衣服和小內褲--當然小內褲一定要挑孩子喜歡的花色哦,她那麼小的size 還真是不好買哩。希望「帶六套髒衣服回家給媽媽洗」的日子不會太長啦。

下星期等著看吧。



參考資料:

拿掉尿布?先看你的小孩準備好了沒 by 一個水瓶女子的成長日記

想要早點幫孩子脫掉尿布? 看看Aria 介紹的EC (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 是否適合


相關連結:
最近的生活技能【1Y7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