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villagethe jacket


星期天在家看CNN,提到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們愈來愈少了,倒是DVD出租和買賣都商機蓬勃。參與討論的媒體觀察專家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觀點:片商似乎都太小覷觀眾了!不是製作一些沒有內涵的片子,再不然就是把具有深度的片子,宣傳得像是純娛樂的電影,讓大眾覺得沒有走進電影院的必要。我聽了這見解不禁嘖嘖稱是,因為最近我就被兩部片子的宣傳廣告給騙了,差點錯失好電影。



兩部片子分別是「The Jacket 」和「The Village」(陰森林),兩片的宣傳廣告看起來都像是恐怖片。我對於被嚇沒有特殊的喜好,因此不管是類似「驚聲尖叫」還是「貞子」對我都沒有吸引力,絕對不會想要花錢回家嚇自己。偏偏適逢萬聖節,blockbuster 的長架上充滿鬼節氣氛,看在是「The sixth sense」導演作品的分上,我在萬般聊賴中挑了「The Village」回家,期待著某個驚奇而非驚嚇的夜晚。



沒想到,卻隨著導演(同時也是編劇)流暢引人的敘事,我卻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個被「陰森林」包圍的村莊,看起來中英文片名講的是一個故事的兩面,事實上中文片名卻把重點全搞混淆了:重點不在那片陰森森的林子,不在那些從傳說裏跑出來的紅衣鬼怪,重點在人,村裏的人。簡簡單單的人物,個個卻充滿了啟示意味,詭異的村莊裏我們開始看見了嘗試與突破、愛與勇氣、純真與邪惡、衝突與傷害……而在我們恍然大悟的同時,開始領悟到人的勇氣與軟弱、童稚與罪惡其實只是一線之隔,這從來不是一個鬼故事,而是一個充滿寓意與人性的結構,鬼依靠著人,人選擇了鬼,如此而已。



也因此在我眼中,「The village」是導演Shyamalan超越「Unbreakable」和「The sixth sense」的力作。(「The Sign」也是他的片子,不過我還沒看過,無法比較。) 雖然我也很懷疑導演同樣舖陳懸疑的手法還能用幾次,不過這並不影響我欣賞這部電影所得到的樂趣,就好萊塢商業片來說,這部電影很有一點意思。很可惜,片商把它宣傳成一部有鬼跑來跑去的嚇人恐怖片。我想抱著看恐怖片心態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可能會對電影緩慢的步調感到不耐吧,同時也失去了像我這樣,希望在看好萊塢商業片的時候,也能得到一點新奇想法的觀眾群。



所以不禁要說:請不要小覷了你的觀眾和讀者。我相信像我這樣,期待看到突破的觀眾為數並不少。我們所要求的,並不是不需用腦的娛樂,不是重複的老套公式,我們期待在簡單的娛樂裏,也能夠得到探頭進入新世界的新奇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