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0336

今年暑假開始,大概是受到同學影響,聆聆常常說她要去上芭蕾舞課。聆聆在學校上每週半小時的跳舞課,已經上了一年,一開始很興奮很開心,我也覺得她的肢體大動作進步很多,但最近半年來我覺得她都沒有什麼進步,也愈來愈少談及跳舞課的事情。上學期末的期末表演,其實讓我覺得很失望,因為曲目不但和半年前的一模一樣,而且小孩的整體表現也完全沒有進步,所以我本來就打算要取消她的跳舞課。我跟聆聆說,如果去上芭蕾舞課,學校的跳舞課就不能繼續上了,以此試探她的反應 (因為她很喜歡跳舞老師),沒想到,她一口就答應了。於是,我就開始幫她尋找家裏附近的跳舞教室。

對於小孩學才藝這件事,我抱持著中性的態度。我覺得這年紀的孩子,有機會多接觸不同的媒介、伸出不同的觸角、見識不一樣的世界,對她們來說是正向的,沒有接觸,怎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 但我也很在意孩子學習的時間不要太長,長到占據她們自由遊戲時間、或是家庭時間,因為聆聆在學校的時間已經很長,我遲遲都沒有讓她花多餘的時間再去學才藝,學校有提供的課後班,我選擇性地讓她去玩,要另外播出週末的時間帶她去上才藝班,我的態度就比較謹慎一些 (晚上的課我不考慮,因為我覺得孩子五六點回家已經很晚,家庭時間已經很短,這段時間正應該好好的吃晚餐、和弟弟玩、一起讀讀書、洗個舒服的澡,九點前準時上床睡覺呀,哪有時間再去上才藝班)

所以,在我心裏,是一定要找到離家近、時間合適的跳舞教室,才願意讓她去上芭蕾舞課的。對我家來說,合適的時間只有星期六日早上,爸爸和詠詠還在睡回籠覺的時候,平常聆聆在家也是隨便亂玩,我想,這時間帶她去上課還算合適。

 

結果,聆聆的運氣還不錯,我很快就發現我家附近有一個小小的跳舞教室,星期六日上午有合適她上的課(Ballet/Tap)。去試上之後覺得還算可以,而且最重要的是,沒辦法上的課可以另找時間補課,上課時段算是非常有彈性,所以就算要上跳舞課也不至於會影響到可能的家庭活動。所以今年七月以後就開始讓她上星期六早晨的課,每堂五十分鐘,大概是跳芭蕾三十分鐘,踢踏舞十五分鐘,再加上中間換鞋、最後貼貼紙的五到十分鐘。後來發現她學校的同學,也幾乎都是在這裏上課的,只是大家上的時段不同,也不一定會遇上同學。

我不知道其他的跳舞教室和老師是怎麼教舞的,我自己也從來沒有上跳舞課的經驗,所以也只能邊看邊感覺。聆聆跟著星期六的老師A上了兩個月「Ballet/Tap Princess series」,我覺得老師的著重點在於讓孩子們覺得跳舞很有趣,尤其是熱身的部分,孩子們都很投入,而且很開心。每首曲子都會拿出不同的小道具給這群「公主們」,讓小女孩們很開心,一群女孩們就跟著老師在教室跑跑跳跳。老師當然也會示範一些芭蕾的基本動作,讓孩子們模仿,但是很少出言或是出手糾正,所以孩子們的動作就各有花招,各憑心意。老師跳了一首漂亮的舞曲,孩子們能跟上多少,就各憑本事! 才上一兩堂課,我就發現聆聆的柔軟度不及其他小孩,但是平衡感和力度不錯,一開始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但因為老師每個星期上的曲目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上了四五堂課以後,她就比較跟得上老師的節奏,也聽得懂老師一邊跳一邊喊的各種芭蕾用語,自信心就加強了一些,就「跟上老師的舞步」來說,算是滿進入狀況的小孩。前兩三堂課,上完後的下午她都很累,會主動要求去睡午覺,但三堂課之後她就恢復正常,沒有覺得體力上有較大負擔了。

最重要的是,聆聆很開心。這不正是最重要的嗎?

 

這兩三個月之間,有幾次我們換時間上課、或是老師請假有代課老師,聆聆也因此遇過幾位不同的老師。一開始,聆聆對於換老師有很大的抗拒,常常都會嚷著她要上A 老師的課,但經過幾次「無法控制的情況」 (去了才知道是代課老師等等),她也慢慢比較釋懷。我們遇過兩次B老師來上課,同樣的課,B老師著重點就大不相同。感覺得出來,她比較著重孩子們的基本動作,所以孩子們手上雖然拿著道具,也是一樣播放著類似天鵝湖或是小美人魚的音樂,但是她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舞步讓孩子們模仿,相反地,她會一個一個示範並且糾正孩子們的基本動作,也因此孩子們模仿的並不是一整套的舞步。如果以我自己學鋼琴的經驗來比擬,A 老師的教法是讓孩子一上手就示範莫札特的小步舞曲,讓孩子們自行從中感受、學習,有的孩子學到的多、學到的正確,有些孩子可能就胡里胡塗亂彈一通。而B老師則著重要基本的手法, 她教孩子如何彈三連音、如何彈跳音……但如何彈完一首曲子不是她的重點。

就我自己的學習風格來看,我喜歡B老師的方法,先建立基礎,然後才把基礎功夫拼在一起成為完整的一曲,但這方法是不是合適學齡前的小小孩呢? 芭蕾舞的基礎功夫談何容易,如何讓小孩子在這過程中覺得有趣,是一門藝術。反過來看,A 老師的方法也許比較容易讓孩子親近,讓孩子覺得「我會跳舞」「我是小美人魚」,先建立興趣和自信以後,再反回來追求基礎的功夫,也許也是一個方法?

所以我猜,小孩子大概都會比較喜歡A 老師的方法。

(我觀察的結果,A老師的課真的比較熱門,常常都是額滿的狀態,B 老師的課就通常有位子可以後補! 但門外觀看的家長,覺得B 老師比較有在教、或是教學法比較有效率的卻佔大多數!)

 

 

上星期,我們又去上了B老師的課。一開始聆聆不想去 (因為她真的很喜歡A 老師呀),但我跟她說也許會遇到班上的某某同學,她才勉強去了。結果,熟識的同學雖然沒去,但她上得很開心。上完課,我問她,下星期要上A 老師還是B老師的課呢? (心裏有準備她應該會想回A老師的班!) 沒想到聆聆說:她喜歡B老師,她以後都要來上B 老師的課了!

真的有些意外,或許,孩子對「學習」的認知也超出我的想像。或許,聆聆也懂得老師糾正她的動作,是會讓她學得更好? 或者,只是A 老師重複的舞步已經讓喜新厭舊的聆聆,想要有些改變了呢?

靜觀其變中。

 

(和我觀察幾位在台灣的格友小孩學舞的狀況,我覺得就算是B老師都比台灣的老師隨便很多呀! 和台灣老師比起來,其實我們這兩位老師都是「放牛吃草」型的,小孩都是跳好玩的。但我覺得對聆聆來說還好,因為我也不期望她真的會成為ballerina 哇!)

 

A 老師的課 片段

 

MVI_0252.AVI

B 老師的課片段



MVI_0337.AV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