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寫了「當顏色同在一起」,文中提到要給兩歲兒買什麼樣的水彩筆,才耐得住她們不當使用?玉米媽給了我很棒的建議,說筆既然交到孩子的手中,就別去想筆的命運,圓的扁的都讓她試,才能試出趣味來。我想想也對,家裏那兩支畫板贈的小水彩筆,已經被聆聆磨損至極,既然她愛玩顏料,該是幫她添購一組水彩筆的時候了。
趁著周末到Michael's美工店去尋找合適的工具,看到好幾組標榜是給孩子用的水彩筆組,大大小小十來支,我們挑了筆比較粗的一組,再加上一個質地比較堅固塑膠比較硬厚耐摔的水彩盤--我很注意水彩盤要有十個格子,我家的水彩有十種顏色,每次畫時聆聆都要把十種顏色全都倒出一點,若是水彩盤只有六格豈不要打架?而且要給二歲兒用,格子最好不要太小,徒增挫折。
結果忘記買畫畫圍兜。每次聆聆畫完都要換一身衣裳,還好我們用的cryola kids' paint水洗很容易。最重要的是,好像聆聆怎麼混色,顏色都還是很漂亮,不會變成髒髒灰灰的顏色呢,真是一盒「有學問」的水彩啊,推薦給第一次畫水彩的孩子!
第一次啟用自己的水彩筆,我只挑了幾隻給聆聆,試用過後發現,二歲兒還是適合用筆徑粗大的,聆聆自己也有發現,最後都是挑最粗的比來用,一定是感覺比較有控制力吧。最重要的是,她喜歡用塑膠筆毛的,傳統的鬆毛筆,毛太柔軟,被聆聆虐待幾下就變形了,她畫起來也沒成就感,相反地,塑膠筆刷起來有力,著色清楚,而且不易毀壞,聆聆用起來比較有成就感。圓扁都可以。
聆聆玩顏料,還在「嘗試」階段,她總是拿一支筆,輕沾一下顏料,在紙上點點看、刷刷看、壓壓看,會出現什麼形狀,什麼顏色?不像拿蠟筆和彩色筆,她是在揮舞階段,用大臂揮灑,雖然細部控制不足,也還沒辦法畫出什麼心裏「安排」好的創作,但是對於線條在哪裏,大還是小,輕還是重,有一定的控制力,最近的畫作呈現出東一團黃色、西一團紫色的的模樣。但是水彩對她,還是新素材,拿著筆,她其實不是在畫,只是在試,這從她常常在沾了顏料以後,舉起筆來研究筆尖的模樣也可以看得出來。
因為這個嘗試的過程,她的所謂作品,都是由簡單入繁複,由單點著色入大面積揮灑。她知道「完成作品」這回事,所以畫到一個段落,會突然停筆,說:「好!媽媽晾乾掛起來!」然後換一張紙重畫。每次玩顏料,大概認真畫個三、四張,然後就開始玩水彩盤、水桶、衛生紙等等。這三四張圖,從第一張的只有不同顏色的筆劃,到最後一張通常比較複雜的塗鴉,也許正代表著孩子繪畫的進程。
這次,我還發現一支有趣的筆:海棉筆。以前我就想過讓聆聆用廚房海棉畫畫,可是海棉拿在手上,一用力會出水,弄得手髒髒黏黏的,一下子就不想用了。這次買到這支海棉筆,和水彩筆一樣有握把,聆聆喜歡拿海棉在紙上當印章用,還真的玩出很印象派的畫作耶。而且我還發現,用深色色紙作畫,這半透明的水彩,呈現出很特別的觸感,掛在牆上看了半天,我說,你看,像不像梵谷的滿天星空呀?
每次開始畫顏料,都從玩調色盤開始。調色盤上哪一格要裝哪種顏色,都是聆聆決定的,我只負責幫她倒出來,怕她自己倒會弄得滿桌都是,而且一次就把整罐顏料用完。很有趣地,她總是把冷色系的藍、綠,放在一排,暖色系的紅橘咖啡放在另一排,看來聆聆不僅知道顏色的名字,也能夠判斷顏色的相近與否呢。結束時聆聆很愛自己去洗水彩筆、洗水彩盤,看洗臉盆裏的水,顏色變來變去。看到孩子驚奇的臉,亮晶晶的眼精,和滿身滿髮的五顏六色,就覺得讓她在家揮灑水彩,雖然有點麻煩,卻也是很棒的家庭活動呢。
相關連結:
沒有創作,只有遊戲【2Y1M】
當顏色同在一起【2Y0M】
LACMA, 大筆畫水彩【1Y8M】
- Oct 15 Wed 2008 02:24
【2Y1M】第一支水彩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