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中的兩天,我決定全心陪詠詠玩。其實陪詠玩很簡單,只要有球就一切搞定,這兩個月來詠也開始很愛看書。他會自己開書櫃,拎一本書,一屁股坐在妳的大腿上,哼哼哈哈要妳唸。詠喜歡的書和唸書的方法和聆聆小時候都不一樣,我笑稱他是「百科全書讀書法」。聆聆小時候喜歡的韻文,如Sandra Boynton、Dr. Seuss的童謠,詠詠都不太喜歡。他喜歡的書是圖畫複雜,有很多小細節(小動物)出現的,東指西指,指認他認識的動物、昆蟲、人物特徵(如有戴帽子、有穿鞋子、有戴眼鏡等等),或是人物正在做的小事(如睡覺、撿東西、吃飯、跌倒) 爸爸都笑他只要玩「I spy」就好了。我也是這才體認到,原來小孩不但個性大不同,從小就會喜歡不一樣的東西,連喜歡東西的方式也會不一樣,真的很有趣。
詠看書時很有獨占性,他非常不喜歡姐姐來參與--不僅僅是喜歡的書或是媽媽讀書方法不一樣的關係,而是我真正感覺到,親子共讀是父母與孩子共享的親密時光,詠詠很享受所以想要獨占。姐姐來了,難免媽媽就要分心回答姐姐的問題,有時候姐姐會把書拿過去想要自己唸,有時候姐姐想翻頁而詠詠還在看書上的小圖。
詠詠愛書比聆聆小時候明顯。我記得聆聆兩歲以前其實不是太愛看書,也沒什麼聽故事的耐性,但是好動的詠拿到喜歡的書,卻可以一坐半個小時,指東指西地好開心。我和爸爸一致覺得,那是因為詠詠比較「懂」,是個非常聽得懂人話的小孩,也因此對故事比較投入。二方面聆聆小時候是去home daycare ,保母讀書給孩子聽的時間比較少,但詠現在的day care 環境,每天都有讀書時間,書櫃上也有小書隨時都可以拿來看。加上他又喜歡看圖畫裏的細節,所以每次翻頁都會有驚喜。看到貓狗小鴨就學牠們叫,看到蝴蝶大象就要配唱童謠,看到瓢蟲螞蟻就要捏捏看,看到松鼠白兔就要嘖嘖嘖假裝叫牠們來、餵他們吃東西……全心陪詠讀書,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詠喜歡什麼書呢?一歲生日時大家送他的Curious George系列小書,已經破破爛爛;以前顥叔叔送聆聆的生態轉轉書,因為動物昆蟲眾多,成為詠最近的新寵;一歲左右每天都要讀Eric Carle的毛毛蟲、Brown Bear Polar Bear和Head to toes,最近燒比較退了。聆聆唸的任何書都是詠眼中的獵物,有些聆聆不愛的書(如山上的水)卻意外得到詠詠的青睞,詠詠也好愛包姆與凱羅。我很好奇隨著詠詠長大,他對書的喜好和聆聆會有多大的不同。
(然後我才發現,找不到一張唸書給詠詠的照片啊,玩球的照片倒是多得不得了)
詠愛玩的玩具,說來說去就只有球而已,大球小球氣球硬球軟球,只要是圓形、會滾的他都愛。其他小男孩喜歡的車子或是火車玩具,他倒是一點興趣都沒有。除了球之外,大概就是平常不准他動手的姐姐的勞作材料,最惹他眼紅。孩子總是這樣罷,愈拿不到的東西,就愈是寶貝,但真的給他了,他也是玩一下就沒興趣了。所以我家每天都被他大球小球丟得滿地都是,兩個人在家搶球搶得不亦樂乎。外公外婆看了視訊,總是說:「妳怎麼不再多買一個球?」天哪,誰都知道就算有一百顆球,小孩要搶的時候,還是都要搶那一顆啊!
在學校也是這樣,只要一有機會就是抱著球走來走去。每天玩球的結果,他丟球、踢球、轉球、拋接的大小動作都格外靈巧。連老師都忍不住跟我開玩笑說:「我想他長大一定會是棒球或是足球選手吧!」
單獨陪詠的日子,我們一起送聆聆去學校,然後就去playground玩。早上九點的playground,只有我們在玩,好清閒。詠詠丟球、玩沙、爬溜滑梯、看小鳥、餵恐龍,陪他一個人雖然寸步不能離,但沒有聆聆來分心,我也少了許多罪惡感,感覺特別輕鬆。
不像聆聆小時候怕沙子,詠詠玩沙玩得很忙,總是搞得全身是沙
春假中的一天,我還帶詠詠去式上Gymboree的免費課程。我並不真的喜歡Gymboree 的課(太貴啦),不過免費的課就讓詠去玩玩看也好。沒想到,上課的過程中,這小子完全不想聽老師指揮,看到滿地大球小球就樂昏了,滿室爆走追球丟球追個不停,最後還抓了滿手球不想走。所以我就說啊,還是去公園玩球就好了啦。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