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533

六月好忙。

聆聆第一年的preschool就要學期末了,學校裏的活動特別多。剛好這陣子,看到小熊媽寫了「幼稚園學什麼」的話題,我想也趁這個機會,把聆聆這一年(其實是九月到六月)在preschool學到的東西也整理一下。

聆聆唸的是Montessori 學校,幼稚園是混齡的班,班上的孩子大約是從兩歲十個月到五歲半。聆聆的這一年,大概可算是幼稚園小班K3吧。所以我把這一系列想寫的文章,就歸在preK-3學什麼的標題底下。

既然前陣子寫了幾篇聆聆畫畫的故事,我想,就從美勞課開始寫吧。

 

IMG_4562

 

 

其實聆聆每天都會從學校帶回來各種圖畫、勞作作品。在我看來,大部分都是廢紙,有時候整張紙只有三個圈,有時候她重覆練習畫心形就畫了十張紙(老師還真的給她十張紙畫咧),不然就是蓋同樣的印章,每天蓋十幾隻毛毛蟲,連續蓋一個星期。老師還會把她練習剪紙的「產物」也裝在信封裏讓她帶回來 (可是她完全沒有照著線剪哪,所以只是碎形一堆) 當然 偶爾也會有讓我驚嘆的作品帶回來,不過所謂驚嘆,純粹是身為父母「老王賣瓜」的心態作祟,真要客觀說起來,她帶回來的東西,稱得上是作品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一吧。

我都不好意思把這些她視為寶物的勞作,當著她面丟掉,所以積在家裏,一兩個月後再找機會一次拍照、清理、丟掉。前陣子聽 NPR新聞時,聽到一個很有趣的實驗:科學家請受試者組合樂高模型,完成後給予受試者現金獎勵。一組受試者做完的樂高作品,被擺在桌上,然後請他們再做下一模型。另一組受試者做完的樂高作品當場被拆掉,然後請他們用原有的積木堆再重組新的作品。實驗者比較兩組受試者願意完成樂高的次數,和他們享受這過程的程度。結果,雖然所能獲取的酬勞是一樣的,能夠看到自己作品的受試者,比看到作品不被重視當場拆掉的受試者,但更願意重複這個過程,也更享受這過程所帶來的成就感。

我想,對孩子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儘管我家實在沒地方收藏聆聆的作品,我還是儘量不「立刻」「在孩子面前」把她的作品丟掉,把一些她很喜歡或是我很喜歡的作品,貼在牆上。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常常更換牆上的作品,會讓孩子覺得時時有新鮮感、成就感,不過我太懶了,常常都是一幅畫掛好久,其他的都收在大檔案夾裏面。

 

這半年來,聆聆的Montessori 學校,因為一位新老師的加入,開始了每天下午child care時段的的美術課。這位新老師並不年輕,從前曾經在這所學校服務過多年,已經退休後最近又重回學校。我想,也許會有比較「像樣」的作品帶回來。

 

這學期老師決定要讓孩子們折紙、剪紙和紙物編織。於是,每天她的folder 裏面,就出現了以下三種「作品」

1.老師剪出來的手牽手小紙人 (我判斷這是老師做給她們看的然後讓她們給小紙人上色,可是紙人剪好後不好塗色,聆聆都不太塗)

2.摺出來的紙杯 (約出現了一個月,每天都有一個紙杯) 、紙船、青蛙、小盒子等等最基本的摺紙

3.雙色紙條編出來的棋盤方格 (曾經有一天帶回來一只編得很漂亮的籃子,其他天都是半成品編到一半的方格)

 

重點是,整整一個學期,聆聆帶回來的,就是這三種作品,重複再重複地出現。

 

我看到一些台灣格友的同年孩子,不管是上美術課勞作課、還是積木課黏土課,每堂課都會帶回來很棒的成品。反觀聆聆帶回來的東西,真的是非常乏善可陳哪。我想,大概是聆聆的老師不是專業的美術老師吧,所以每天都讓她們做一樣的東西。(還是不夠認真? 懶得想新主意?) 不過,我看聆聆也沒覺得無聊的樣子,所以也沒太大的意見。反正我覺得孩子在preschool學校玩,開心最重要。

 

直到有一天,星期六的上午,我忙著家事、照顧詠詠,聆聆一個人玩來玩去,有時會跑來說她要用剪刀,有時又跟我說她去拿紙拿膠帶膠水拿蠟筆原子筆貼紙印章等等等。反正這些她的勞作工具,我都是放在她自己拿得到的盒子和櫃子裏,隨時隨地她都可以自己去拿。等到我注意她的時候,我家的客廳就變這樣:

IMG_6087

 

聆聆很高興地拿她的作品給我看,她剪了很多很多東西,她懂得把紙摺一半再剪,可以剪出對稱的圖案;她也開始把兩片紙黏在一起,變成一個新的東西;她會把紙的中間戳一個洞,變成面具的眼睛孔……

最後,我拿一個盒子給她,讓她把自己的「作品」都收藏起來 (心裏在煩惱這種作品是要怎麼收啦?)

 

我心裏同時想到的也是,孩子透過在學校看似重複的練習,其實她們所學會的,卻遠超過那練習的本身。經過時間的累積,孩子把所學的技巧內化,利用它們做出自己的創造,呈現在自己的自由遊戲裏面。有了這些熟能生巧的「工具」,聆聆終於開始懂得「設計」她的作品,她會開始有構想(我想要做一頂皇冠)到設計(選喜歡的顏色、紙張)到執行,甚至對不滿意不正確的部分(皇冠太大了,不對稱,不好看)進行自我修正(重覆一直做同一個作品),她也開始把單獨的作品合併在一起,成為一個主題(做完皇冠做腰帶、做項鍊,做面具),最後去尋來其他非紙張的元件(積木、毯子、毛巾、髮夾…)來完成她的遊戲。有時候,作品在遊戲的過程中壞掉了,她也懂得修補。

我突然發現,孩子其實學會了很多東西。在看似重覆的、無聊的、簡單的操作裏,孩子所內化的遠比我所想像的要多。

 

 

也因為摺紙的關係,聆聆開始很愛幫我摺衣服,而且摺得不錯,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放進衣櫃裏。不過,有時候她會把毛巾手帕全部摺成三角形的,令人莞爾。

聆聆也開始利用一些從前她不太會玩的材料。毛根是其一,某天她忽然翻出一包毛根,自己玩了半天,愈玩愈有興致,連續做了一大盒的毛根「作品」。很久沒玩的米團(Nuudle,我很推薦給幼兒玩的勞作用品),她也忽然學會了創造自己的東西。雖然聆聆做出來的「成品」,總是和大人的預期有很大的差異,但這不就是孩子嗎?還沒有受到太多成人、社會影響的孩子。

 

IMG_5531

 

不一樣的美勞課,帶給孩子的大概也是不一樣的感受。我在想,每堂課都能做出好漂亮的作品,孩子自己一定是很有成就感的,對於自信心有很大的助益。但是,每堂課都在練習基本功的孩子,也在反覆的、圖像式的操作裏,得到了不一樣的啟發。她們畫的,是一幅自己訂出主題、並且主題隨時隨地在變化的畫。她們的題目是童稚的,她們的成品是撲拙的,但是她們在這過程裏,也同樣享受著自我成就與表現的樂趣呀。

 

 

IMG_4552

 

附註:

 

以下是Lydia老師在newsletter 裏寫的,關於孩子們摺紙的教學理念:

 

We have been quite busy in our After School program activities. Here is an update.


Origami: Practice after practice, the children were able to cut off small rectangles from a piece of paper to form a square. The paper folding starts with a folded triangle and is folded up to eight times. This is the basic step in origami. We have, so far, made cups, flowers, dolls, jumping frogs, hats and star boxes. This form of art is wonderful for children to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ir fine motor skills. It’s wonderful to see how much they enjoy this. Origami is the Japanese art of paper folding. It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ori (folding) gami (pap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aper-folding, particularl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is a unique and valuable addition to the curriculum. Origami is not only fun, but it is also a valuable method for developing vital skills. Origami is an example of "schematic learning through repeatable actions". To be successful, the student must watch closely and listen carefully to specific instructions and then carry them out with neatness and accuracy. Here is a case where a student's success is imposed by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eacher. Like group singing, hand games, and dancing, the pleasure comes in recreating the result and sharing it with others. For many students, it engenders a patience that leads pride in one's work, the ability to focus energy, and increased self-estee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