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聆從IKEA 挑了一個手工玩具回家,就是PYSSLA 的拼拼豆豆。我看盒裝上面註明四歲以上適玩,再加上肉眼判斷那個豆豆真的滿小的,覺得聆聆的手指靈活度應該不足,玩起來應該會很痛苦。我指著4+的符號跟她說:「這是給四歲的大姊姊玩的耶!」她說:「我快要四歲了啊!」最後還是買回家給她試試看。
一回家她就迫不及待打開來玩。其實以她的年齡來說,聆聆玩這類玩具的專注力還不錯,只是挫折忍耐度有限,豆豆倒了幾次下來她就開始以哭音求救。我陪她玩一會兒,教她把豆豆扶起來,不過這個動作連我做起來也不太容易,聆聆當然更挫折。就這樣又哭又愛玩地玩了兩三天。我想,對三歲小孩,這算是訓練耐力又訓練挫折忍受力最好的玩具之一了吧。
不過,要讓孩子繼續玩下去,挫折太多當然也是不行的。聆聆是好面子又好爭強的孩子,三歲以後尤其明顯,在家裏凡是說來比賽,她就一定要「搶先」、「搶贏」,在學校也是一樣,成就感對她來說,是很重大的一件事,一個老是做失敗的玩具,是不可能讓她繼續玩下去的。聆聆出門上學的時間,我自己試著拼拼看,果真不容易,我都得用鑷子才拼得起來。自己實作過後,我教她,她可以沿著板型的邊邊拼,這樣做最不容易弄倒已經拼好的豆豆。果然,這是她專心坐下來就可以達到的目標,她拼了一個心型的外框,自己很得意,我則拼了她的名字和娃娃,然後練習用熨斗把作品固定起來。第一次嘗試燙,技術不好,只有一圈外框的作品尤其需要技術,下一次,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放著一個月沒玩,外婆來時聆聆又想起來這組拼拼豆豆,現在的她比較有技巧了,可以拼完整個心型板,只是最後面常會因為豆豆到下來感覺挫折而哭,還好哭兩聲後又會鎮定下來重新試試看。外婆看她顏色亂拼,就教她同一個顏色拼一圈(我們比較少跟她說這樣好看還是那樣好看),她哭著說不要,過了一天卻自己照外婆教的方法拼成了規律對稱的心型。顏色都是她自己配成的,還滿大膽的配色呢。把她拼的心型板慢慢搜集起來,我心裏想著,可能可以做成一套茶杯墊呢。
IKEA 的拼拼豆豆,是三四歲孩子手眼協調的大挑戰,訓練孩子的專注程度,和忍耐挫折的能力。等到孩子大了些,玩得更上手了,也可以拼出更複雜、更有設計感的圖案喲。
圖說:
IKEA 買來的Pyssla 拼拼豆豆。白色大板子是我拼了一小時的成果,藍色小板子是聆聆初上手,斷斷續續拼了三、四天的成果。
花了十分鐘拼了一個心型外框,很有成就感!
愈來愈有進步了,可以拼完心形板。下面的心形板都是聆聆拼的,正方形圖案則是爸爸的傑作。
拼拼豆豆還有什麼用呢?
聆聆最近在學校常常喜歡玩串項鍊的手工。在家裏她忽然說想串手鍊,可是我沒有串珠也沒有足夠大的扣子給她串,有買過Lakeshore 超大的木頭串珠,她常常串成項鍊,不過這一組對她來說已經太簡單,沒有挑戰性,不是她現在想玩的東西。沒想到她自己在玩具櫃裏東翻西找,靈機一動說:「我可以串拼拼豆豆呀!」
這主意當然我也想過,不過我怕那豆豆太小,我有的線又太粗。靈機一動想起她小時候玩泡棉皇冠剩下的彈力線,不知道串不串得過去。結果聆聆上手滿快的,一下子就坐著串了起來,而且她還很得意:「是我想到拼拼豆豆也可以串成手鍊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