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剩下的台灣旅程,大多都在台北度過。陰陰雨雨,一波波的鋒面,提醒了我北台灣溼寒的冬天。雖然有點煩惱,卻也勾起我無數的懷念,雨淋板滴滴答答的聲音,是我的記憶裏,獨屬於家的音響。

 

台北忙碌的腳步依舊,卻比從前更多了文化的氣息。我為這點新發現而感到由心昇起的暖意。

熱鬧的人群,忙碌的商家,穿梭的機車與計程車,便捷的捷運。窗外的車水馬龍,雖然有時讓我感到不耐,但更多時候,我更不由得發出讚嘆:這是一個多麼有活力的蓬勃的城市。逛慣了美國千篇一律的大賣場,我更加珍惜著眼前形形色色的市場小攤。

雖然天氣不太完美,我還是帶孩子走了不少台北近郊的去處。就用幾幅照片簡單記錄吧。

 

 

台北的天空,厚厚的灰雲下,自有飄揚的美麗色彩。

這是我們在四號公園遇見的一個特別美麗的下午。孩子們都看呆了。

住在四號公園旁邊,享有這一大片綠地,在台北狹窄的生活空間裏,特別覺得幸福 (雖然以美國標準來看,人總是很多啊)

IMG_6214

IMG_6208

 

我告訴孩子說,台北是一個被山包圍,被河流包圍的城市。

在台北,怎能錯過河畔? 

政大堤防邊輕曳的蘆葦,碧潭邊踱步的鷺鷥,霧氣彌漫十度低溫的淡水河口(而聆聆堅持要吃冰淇淋),美麗的紅色關渡橋……逐水草而居的天性,始終不會改變。

 

 

IMG_6039P1010581

IMG_7381

改變的是,我們愈攀愈高,為的是,可以看得愈遠。登上101大樓的那一天,透過朦朧的雲霧,我們一起看見了那條守護的川。

聆聆說,那河,好小好小又好長好長啊。

 

孩子們其實對登高望遠沒什麼特別的興趣,未免浪費了86樓餐廳的好景致,101內的美式商店更不讓我有逛街的興趣(是說,這種店到全世界哪兒還不都一樣?) 倒是,從101大樓走到捷運站的一路上,卻是處處有驚喜。下次,別坐接駁車,帶著孩子沿著公園側慢慢走這是走,一條有驚喜、有故事的路!

我想,就是如此這般小卻貼心的設計,讓我感覺到台北的改變。我不懂藝術,但藝術自然有一種找到人心的途徑,就算只是簡單的改變,也足以讓這個城市更貼心與美麗。

IMG_7128

IMG_7156

 

IMG_7124IMG_7131IMG_7140

 

 

民國100年的台北,對我來說,有新也有舊。

像是推開一扇通往既是過去也是未來的門。

在這一座(我相信的)城市裏,孩子們要怎麼樣悠遊? 我時常望著他們的背影這樣想著。

 

順帶一提,華山藝文中心的數位精采故宮,雖然小卻很精采,孩子也會喜歡。

IMG_5850

IMG_5730

IMG_5790

IMG_5765

IMG_7084

 

IMG_7668

 

 

現代與傳統塑成的台北,有種不融合的美感。現代與過去,他們靠得這麼近,這麼近,近得成為台北最誘人的景致。

 

一日我們攀上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高樓,潔白的瓷盤盛裝著高級食材,水晶燈閃耀著精緻的光線,雲霧在我們腳下圍繞圍繞;下一日我們淋著雨走過漁港溼濘的道路,從色彩鮮艷的塑膠盆中挑選(同樣高級的)食材,坐在紅塑膠袋包圍的圓桌上大啖熱騰騰的新鮮海鮮(每年回台灣,漁港大餐都是聆聆的最愛啊,今年她的愛食從鮮蝦更擴大到蚌類,真讓我驚訝)。

百貨公司裏陳列著最高檔的服裝精品,樓下的騎樓裏滿街兜售著一件九十九元的衣物。

大樓雲集的台北,小巷叢生的台北。

商業區腳步匆忙的台北,新店溪畔靜謐的台北;精緻小店與破舊小吃攤共享的台北;新住民與台灣人共同生活的台北。

 

 

一部分的我知道,這是個令人擔憂的、愈來愈兩極化的台北,但同時另一部分的我也思考著,這一類的矛盾和衝擊,難道不是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這塊土地上的嗎?

 

啊,台北人的台北。

 

而這次,我們只是旅人。

所以我們暫時不要擔憂台北嚇人的房價、低落的薪資、問題重重的教育環境、不合理的工時,我們暫時享用這種矛盾,像一個旅人。

 

P1010721

 IMG_7384

 

IMG_4778IMG_6421IMG_6436

P1020181P1020255

 

捷運當然也是孩子的最愛。聆聆尤其愛花博列車,一直在心裏數著自己有幾次運氣夠好,可以坐到美麗的花博車。

我也愛極了台北捷運,不管身分是旅客還是住民。而且,台北捷運真的維持得不錯,乾淨整潔,十年如一日。

台北印象,就在捷運的穿梭來去裏,一光一影織成。

 

孩子,妳用什麼記住台北?

IMG_5320IMG_5319

IMG_77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