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10562

上次回台灣時,我們就已經知道聆聆對蚊子咬過敏,所以這次回台灣前,爸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保聆聆睡的床上掛好蚊帳,防蚊貼、捕蚊拍、蚊蟲藥也都全部備齊。

 

每次,家裏出現一兩隻蚊子,就會讓全家神經緊張,一定要將牠捕捉到網才行。

 

回台灣還不到一週,有一天,聆聆一直說她的手腕癢。我細看,發現她的手腕被不知名物體刮了一道淺淺的刮痕,聆聆吵著要貼她的公主ok繃,我也順了她,貼了一整天。第二天,就發現她的手腕紅腫了起來,一整天觀察下來,是愈腫愈大,而且還有延著淋巴向上蔓延的跡象。

擦了外用抗生素也擦了止癢藥,過了一夜,紅腫未消而且蔓延得愈來愈厲害,我怕她是細菌感染,決定要去看醫生。不幸,遇上星期天,皮膚科診所全沒開,我決定去小兒科。星期天早上,小兒科人滿為患,病菌紛飛,看診也全無隱私,我和聆聆都非常不習慣。好不容易輪到我們,這位年長的醫師一看聆聆的手腕(腫到半條前臂而且延淋巴向上蔓延),就說:「這個我沒辦法判斷,這個要去大醫院驗血、照X光!」說完就開轉診單,要我帶聆聆去急診。

只好坐上計程車,直奔急診。還好這家地區醫院的急診人數不多,很快就看到急診室的小兒科醫生,醫師也看不出原由,先驗血再說,但為了等會兒有可能的點滴,要留IV軟管在聆聆的手上。聆聆雖然有點緊張,但是她有一個好處,就是妳若能以道理說服聆聆,她很願意忍受一時的不適,所以我一定會請醫生跟聆聆說明要做的檢查,在等待的空檔,我也會跟她說明抽血檢查她的白血球的理由(她以前曾經把白血球叫做white snow ball,好可愛)。至少對聆聆來說,了解細節對她來說是很大的comfort。所以,雖然抽血有點痛,雖然軟管留在手上讓她覺得不方便,只要知道這些對她的病情有助,她仍然願意忍受和等待。護士阿姨幫她裝了一塊木板固定針頭,對於有一個木板手,聆聆覺得好新奇,等待血液檢查結果時,觀察急診室裏來來去去的人們(天氣冷,來急診室的大部分都是長者),問很多問題。對聆聆來說,這是一個獨特的經驗,帶小孩在台灣跑急診,對我來說也是第一次的經驗。(離開急診室的時候,聆聆說,醫院好好玩!我還有木板手,妳都沒有!害我臉上三條線。)

 

血液檢查結果大概在一個小時後出爐,兒科醫生來解釋說白血球數沒有特別高,過敏指數也不高,情況不嚴重,開了口服抗生素和口服抗組織胺,並且安排三天後回診,放我們回家。自費一趟急診,還花了不少錢。但口服藥物在一天後立見效果,紅腫沒再蔓延,而且繼續減小,我也就放下了心。

星期天時眾阿姨們來我家,大家都來看聆聆的手。阿姨們經驗多,比醫生看得仔細,個個都跟我說:「這應該不是刮傷的問題吧,妳看這裏有一個蚊蟲咬傷的硬塊,應該是被什麼蟲子爬過或是咬到才會這樣。」

回診時我跟復診的兒科醫生詢問蚊蟲咬傷的可能性,他認為不管是蟲咬或是外傷,應該有抓破表皮導致細菌感染才會有這麼嚴重的紅腫,跟我確認紅腫確有漸消之後,續開抗生素和抗組織胺。我對這位醫生不是很滿意,我覺得小兒科醫師第一個面對的病人是孩子,然後才是父母,但這位小兒科醫師全程都只跟我說話,就連放聽診器在聆聆胸前時眼睛都是看著我、嘴巴跟我說話,突來聽診的舉動把聆聆嚇了一大跳,我忍不住跟他說:「我想你應該先跟孩子解釋你要進行的步驟,才不會把她嚇一跳!」(不過醫生好像並沒把我給他的建議放在心上)而且這位醫生還跟我說,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用奇異筆在小孩的手上註記腫塊的大小。我聽了當場瞠目結舌:我當然知道醫生想確認藥有對症,紅腫有減小,但小孩又不是白老鼠,用奇異筆畫記未免太奇怪了吧?

不過,這件事就在連下了一星期的口服藥物後終告落幕,我們當時並不知道為何小小的刮傷(或是蚊蟲咬傷)會造成細菌感染。

 

 

就在農曆新年前,我們帶聆聆去花博玩,中午時就發現她的手指上被蚊子咬了一個包。我叮囑她千萬不要抓破,並且不時為她上蚊蟲咬的藥,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發現她的手指漸漸開始紅腫起來,到傍晚時,她的半個手掌和兩根指頭已經紅腫起來,最初被咬的地方起一個很硬的腫塊,而且同樣可以看見紅腫延著手掌的淋巴腺往上跑(第二天後會看到小小水泡在咬傷附近出現)。聆聆一直叫癢,自然一直會伸手去抓,而我除了給她市售蚊蟲藥之外,並無良方,很怕她又抓破傷口造成更大的問題。到傍晚時,她的整個手掌加上三隻手指都是腫的。我怕接下來就是過年,診所都沒開,到時候又要跑急診的話,實在叫人吃不消,所以當下決定當晚就去皮膚科就診。

這時候,我其實已經知道,上一次讓我們跑急診的,也不過就是一個蚊子咬而已,沒有細菌感染,完全就是蚊子咬後的過敏反應而已。只是,手上的一個蚊子咬傷,可以讓她整隻手都腫起來。

 

小年夜,皮膚科診所看診的人真多,一直到九點才看到診。醫生一看,就說是過敏反應,聆聆沒抗體所致,和細菌感染無關。他開外用抗組織胺,我跟他提起一個月前急診經驗,他又加開兩劑的口服抗組織胺,並且教我,如果孩子一直抱怨很癢,冰敷最有用。這招很棒,當晚,我給聆聆一個冰敷袋,癢的時候就自己敷,有效幫助我們渡過這一夜。用藥一天之後,紅腫不再蔓延,我就停了口服藥,只有在她叫癢時幫她上外用的抗組織胺。

 

(幾週前有一次聆聆腿上被蚊子咬了兩三個包,過敏反應沒有手那麼嚴重,但是我還是半夜每兩三個小時就會被她叫癢而不得不醒來幫她擦藥)

 

我問皮膚科醫生,這種對蚊子咬過敏的體質會隨著長大變好嗎?醫生說:「搬回台灣住,多被咬幾次就會好。」(真的嗎?)

看來,每年回台灣,我們大概都得被迫面對這種「蚊子問題」!

 

 

相關連結

2008蚊子送來的禮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