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的春天最美。
雨季過了,天空恢復成日復一日的晴藍,和煦的氣溫,讓公寓外面的草地,又開始冒出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日我單獨帶詠出門,帶他去吹飛蒲公英種子,想起來聆聆這年紀的時候,我常常帶著她在同一條人行道上,慢慢的散步,撿小小的花,看路過的鳥。我還記得她小小的眼睛裏,對世界充滿著好奇與熱情。然後才忽然理解到,這樣單獨、單純陪詠詠的時光,好像少了很多。
摘一朵,教詠吹,詠吹氣的工夫不賴,還真的能把成熟的種子吹飛。他又去草地上找毛毛花球,連只剩半朵花球的也被他認出來。記得聆聆學吹的那個春天,我們總是一路走,一路吹。看了一下記錄,那時候,她也是一歲五個月,吹花的神情有點擔憂、不解。相比起來,詠就比較無所謂,連種子落了滿頭滿身也不管。
今天,就讓我們牽手慢慢走。天空好藍,樹好高,詠詠也會仰頭看,說「高」。天空沒有雲,但是有小小的飛機掠過,詠詠認得飛機,總是會伸出手指,飛機有時大有時小,有時安靜有時很吵。一會兒飛機離開視野,他就兩手一攤,「不見了」。幾隻烏鴉飛來,停在樹稍大聲阿阿叫,詠含蓄地笑一聲,也學著阿阿叫。詠總是這樣,笑時只笑一下子,不像聆聆小時候,容易笑得東倒西歪。我說聆聆的情緒反應如果是0-10,常常大哭大笑,詠詠大概只有4-7,哭笑都比較保留。詠撿了小樹枝,又直直插回土裏,為著自己小小的成功而開心,說「棒!」一隻松鼠快速上樹,讓他看得目瞪口呆,原來是遛狗的人來了,詠扒住我的腿伸手說「抱」,然後說狗狗。他並不是怕,只是謹慎,爬到媽媽身上,更安心地看狗狗。
我最喜歡調整日光節約的那一天到來。從前很不能理解為什麼要調日光節約時間,這幾年卻總是期待。接孩子回家時的天色不再昏暗,我也不需要開車,三個人慢慢走回家。短短的路,對孩子來說就有好長的風景。聆聆急著走,對她來說這樣重覆的路途已經不再新鮮有趣,這時間她總是餓,急著回家吃東西。詠詠慢慢走,常常定在原地就不動了,不知道看什麼、想什麼。不然就是就地蹲著,說要找貓:回家的路,他最期待的就是貓,因為有幾隻貓常常出沒在我的車位附近。對孩子來說,不愛睬人總是自顧自的貓,大概比狗更沒有威脅性,所以,詠很愛看,又因為貓常常躲在車底下,所以他很習慣蹲著找。看他小小一個身子,沒比車底盤高多少,還硬要蹲下來等貓出現,實在很好笑。
(聆聆小時候也很愛看貓呢。)
冬天時,我總是說,天冷了,天黑了,貓回家了。現在春天來了,天色不黑也不冷,貓卻沒出現的時候,我只好說:貓出去玩了!
春天來了,不敢辜負美麗的好天氣,至少也要帶他們去公園走走。我問聆聆,要放風箏還是吹泡泡,兩者在我眼中都是很合適春天的活動。聆聆選吹泡泡。
聆聆第一次吹泡泡,比詠大一些,1Y7M,也是春天。現在回頭看她吹泡泡的照片,還可以看到那種懷疑、謹慎、擔憂的表情。詠雖然還沒去戶外吹過泡泡,可是已經「追」過泡泡,也在浴室裏玩過,應該不陌生,反正就算陌生他也不怕。
現在的聆聆已經很會自己吹了,還會自己吹自己追。每次看到孩子費好大勁去追泡泡的模樣,就莫名覺得開心。大人不會做這種事,因為知道泡泡終究會不見,追也無益,這是孩子的專利,也是他們天真的標記。我感覺,聆聆很快就要長大到不再追泡泡的年紀了,還好,現在的她還是很孩子氣,追泡泡追得老遠,在大草坪上跑得快要看不見身影,還要我叫才轉身回頭。
詠呢,絕大多數的泡泡對他來說都太遙遠、太高、飛太快,他很樂得看姊姊表演。最後他發現,有些泡泡會停在草上,可以用手戳,也可以踩破。這就是他追到的泡泡。
相關連結:
【詠.0Y5M】Huntington Library,沙漠植物都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