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501

這次回台灣,我跟少數朋友相聚,都是以人數少、適合孩子的聚會為主,尤其是聆聆還是很怕生,我不敢參加人多沒孩子的單身聚會。從與我相識超過廿年的潘潘,到國中時的舊友暖暖媽,從geo特別配合我時間召開的高中同學聚 (七大四小),到大學時代的好友A夫婦,甚至還有第一次見面的格友Kate與34號。其實說來見的人不多,卻給了我不少省思。聚會的細節我沒機會詳寫了,且用幾張照片帶過。我只是想著,我們這些曾經並肩同行一段路的友伴們(是的,透過時空一起寫育兒經,也是並肩走著一條美麗的道路吧),在經歷三十歲這個關卡之後,各自開啟了不同關於生涯、婚姻和育兒的選擇。


這些朋友裏面,有人選擇做慢慢活也不養小孩的美麗主婦,有人為了孩子與家庭離開職場,專心做好媽媽與好妻子經營生活,也有人繼續在自己的生涯規畫中,因為結婚生子而做出不同的選擇。其實在台灣的大環境下,能夠選擇做家庭主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相信做此選擇的女性朋友們,大概註定要面對許多疑問,就連我每天帶聆聆出入四號公園,滿公園都是阿公阿嬤(或保母?)在帶孩子,我幾乎每天都會被陌生人問道:「孩子妳自己帶哦?」不知道是我看起來太不像好主婦,還是在這個社會上,像我這樣的女性在上班時間帶著孩子在playground玩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朋友提醒我這是中永和這邊的生態,在台北市帶著孩子活動的全職媽媽們還是很多的。)不論如何,我相信有媽媽陪伴長大的孩子最幸福,這樣的母親都是勇敢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知道自己要的東西是什麼的新好女人。


另外一些人讓我想很久。

這次回台灣,發現朋友裏面當候鳥夫妻或假日爸媽的人也很不少,平日上班忙,孩子不是給婆婆媽媽帶廿四小時,就是全年託給保母,假日有空才帶回家,享受一天的天倫樂。這一個極端的母親,工作都特別辛苦,孩子不在身邊,牽牽掛掛該有多少? 讓我困惑的是,台灣的職場為什麼會變這樣? 對現代女性來說,找到一個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點難道有這麼困難? 工時過長,讓職業婦女身心俱疲,無法回家與孩子共進晚餐甚至陪她們講一個睡前故事,所以帶不帶回家根本沒有差別,還不如讓孩子在長輩或保母家穩定生活?

現實與理想,總有一些差距。要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靠的是現在的抉擇與累積的努力,是弄清楚對自己來說人生的孰重孰輕。陪伴孩子長大,不僅僅是一分責任,更應該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因為,每一個當下都是無法回頭的。

這個課題,我還有很多功課與抉擇得做。




以下僅以幾張照片,感謝這次有機會抽空與我們相聚的友人們。因為有妳們,讓我們在台灣的每一天都充實美麗,聆聆在台灣,好像只有一兩天是沒有出門的,每天都在台北各處跑來跑去。見了很多人,很多事,不但長大了很多,而且中文進步神速。雖然還是怕生,雖然還是不喜歡陌生人,但是我想這種種的社交經驗對她來說都是觀察與學習,是很正面的經驗。



Geo阿姨投兩人所好帶聆聆去撿石頭 (台大地質系前)

IMG_1040

A 寶與聆聆共度一個跑跑跳跳的下午 (四號公園)

IMG_1320


我們與暖暖一起去士林官邸 ( 暖媽的網誌記錄)

IMG_1543

謝謝Yulin提供場地讓大人小孩都開心。這一群孩子都還太小,不會一起玩,搶玩具居多,只有喝養樂多和看花園寶寶DVD時是全部一起乖乖坐的。希望明年再見面時就可以合作遊戲了。

IMG_1646

IMG_1657

還有與YoLi及阿勇的台大生態池一遊 (Kate34號的網誌記錄) 。難得yoLi和聆聆乖乖坐好,在看什麼? 當然就是阿勇追著跑的鵝啦。

IMG_1253

IMG_1266


當然,還有一起玩了兩三次的恒哥哥和姑姑們。恒哥哥最愛聆聆,什麼東西都可以送給她,果然孩子長到五歲就大不同了。


恒哥哥與聆聆同遊朱銘美術館

IMG_0918



相關連結:

【想想08年台灣行】我們回美了
【想想08年台灣行】阿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