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聆:多多好喝,而且我最喜歡咬多多的蓋子。只要咬久了,多多就會跑出來哦。)
自從聆聆13 個月以來,我就讓她白天全部改喝有機鮮奶或豆奶,省去我白天pump的麻煩,回家以後還是讓她繼續喝母奶,週末時白天也儘量提供她鮮奶,就這樣慢慢地把餵奶次數減到兩次。
為什麼是兩次呢? 一次當然就是睡前奶,另一次呢?我把它叫做「回家奶」。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聆聆發展出一套「邏輯」,每天從day care 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媽媽坐在「固定」的沙發位置上餵她喝奶,而且這第一件事是完全不能省略、甚至等待一分鐘的。如果沒有立刻執行,她會坐在地上大哭到無法控制的局面。爸爸說,這可是她等了一整天的媽媽時間呢!
看她喝奶的模樣,和從前愈喝愈想睡、或是餓虎撲羊完全不同,完全就是在「享受」的樣子,一面看著媽媽笑咪咪地喝奶,一面踢腿表示好高興。爸爸最喜歡在這時候來逗她,貼在她的臉旁邊,她也知道爸爸在逗她玩,她會一邊喝奶一邊揮動小手踢腿,一副想把爸爸趕走,好讓她好好享受的樣子。喝飽了,她會自己跳離媽媽懷抱,下地去玩,接下來的晚上,通常她都會比較乖。如果沒有給她回家奶的話,整個晚上她都哭哭鬧鬧的。我想,這是一個讓她能夠覺得「安全」的儀式,雖然媽媽白天不能陪她,但是媽媽總是會回來,抱抱她,餵餵她,所以也就順其自然,讓她繼續這個不算太惱人的儀式。
從上個星期開始,聆聆意外地自動戒除了這她曾經不可或缺的回家奶。說來很有趣,現在的聆聆,什麼都想要幫忙,什麼都想自己來,所以回家的時候,我們讓她拿鑰匙幫忙開門,進門以後幫忙開燈等等,雖然她都是幫倒忙比較多--比如說鑰匙拿了不肯放,燈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等等。上星期開始,我意外地幫她新加入一個routine:自己把襪子脫下來,然後拿去洗衣籃裏丟。她很喜歡「丟」這個動作,也對於自己可以去打開洗衣籃、「丟」襪子--自己的還有媽媽的--很得意,意外的是,她丟完襪子,竟然就忘記要喝回家奶了!第一天,我想她是忘記了。第二天,她也沒有討奶。第三天、第四天,就這樣一整個星期都忘記回家奶了。晚上還是乖乖的玩,一點都不像錯失了重要儀式的樣子。
雖然我因此漲奶痛了兩三天,直到睡前才餵她,不過心理還是很高興,她長大了,更有安全感了,不再需要餵奶這個儀式。媽媽還是可以抱抱她,一起玩,一起讀書,一起唱歌跳舞,享受親密的方法很多,喝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當然,根據她睡前奶和夜奶的情況,聆聆要斷奶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有餵她睡前奶餵到兩歲的心理準備。但是有了這個「回家奶」經驗,我更相信,時候到了,她就可以自然離乳,不需要勉強,也不需要手段,孩子自己知道她準備好的時候。
至於「丟襪子」和「喝奶」之間,到底有什麼神秘的連結?可以取代對聆聆來說這麼重要的東西?我們也想不透。暫時,我們繼續這個回家儀式,開門,開燈,丟襪子,洗手,暫時,媽媽不敢坐在那個她曾經「指定」的餵奶座位上,希望她不會某天又忽然想起來,她的回家奶。
相關連結:
我的母奶之路(三)
我的母奶之路(二)
我的母奶之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