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感覺胎動以前,超音波大概是讓初為人父母的我們,最能真實感覺到胎兒存在的一種方式了。在美國,正常健康的懷孕期,超音波的次數一般僅在一到三次,主要都是醫學用途,十二週的NT(頸透明帶)可有助於早期發現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十八到廿週的Anatomy,可以用檢測出數十種先天疾病。如果這些檢查都正常,對父母們來說,照超音波還真的是與寶寶面對面的最好方式!



自從十二週超音波與寶寶見面之後,我就常常以「我們」自稱。比如說,中午到了,就說「我們好餓哦,要去吃飯了!」;下班時間到了,就說「我們要回家了!」;晚上就賴在床上說「我們好累要睡覺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偉常常笑我是「以寶寶之名」,事實上是如此,卻也不僅僅如此。對我來說,漸漸地也變成了「我們」,畢竟這是生命中非常難得的時刻,可以用「我們」來自稱啊。



我想,這是每一個母親生命裏帶來的自覺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