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有過這樣兩隻小烏龜,綠油油地像是兩塊摻了太多油的麵團,頭腳直楞楞地伸出殼。是媽媽從市場裏買來,完全不仿真的玩具。



那年弟弟和我正流行養蝌蚪,也是媽媽為了我們的自然觀察課,找了學生去溪裏頭撈的。來時一隻隻黑黝黝地頂著個大頭,細細的尾巴搖搖擺擺掛著。找了兩個透明水瓶,一半新水一半舊水地養起來,爸爸幫我們把魚飼料磨成細細的粉,輕輕灑在水瓶裏,蝌蚪們便爭相從水底浮上來。每天放學以後,穿著深藍色吊帶裙的我,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蹲在陽台上看蝌蚪:看牠們一天天長大,神奇地長出青蛙的腿,終於有一天,在我們睡覺的夜晚,整缸的蝌蚪同時神秘消失。



自然課交了差,獨屬於孩子的失落感,媽媽看在眼裏。過了兩天,她從市場裏帶回來兩隻玩具小烏龜,一隻紅,一隻綠。我和弟弟把假烏龜養在水盆裏,不到一個小時,烏龜就發胖膨脹成大烏龜,再過一個夜晚,就脹大成不可思議的形狀。我們趕緊把烏龜從水中撈出來,過了幾天,牠們又回復成原本的大小。這樣的過程重覆了幾次,有時候忘了把牠們從水裏撈出來,就變成噁心的形狀,不敢去撈,得把爸爸找來才得以解決。



後來新聞上報導出來,有孩子不小心把這類的玩具吃進肚子裏,而造成嚴重的後果。媽媽一聽之下大驚,趕緊把那兩隻愈來愈被我們遺忘的玩具扔進垃圾筒。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玩具。



雖然是很無聊的玩具,不過失去蝌蚪的失落感,好像也在這樣的過程中被遺忘了。



當然,更不能夠忘記的是更小時候養的蠶寶寶。當年的自然課,每個孩子都要到合作社裏,買來六隻細細瘦瘦的蠶寶寶,還有一小包桑葉,從此以後,尋找桑葉就成為爸爸媽媽最頭痛的事情。隨著蠶寶寶的長大,吃葉子的速度慢慢變成我們沉重的負荷,合作社和學校附近的文具店,桑葉總是缺貨,而具所費不貲,還好後來爸爸在家附近發現了一棵大桑樹,才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蠶變成繭,繭變成蛾,蛾又生出蠶。我的媽呀,看著那一大盒密密麻麻的小黑點,我不再敢打開那個養蠶的紙盒。整盒送給媽媽,即使是年幼的我,也不敢再去過問那盒蠶的去處了。



現在想來,實在是有點恐怖的回憶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