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沒記錯的話,peep in the big wild world 這個網站是從紐約俏mami的格裏面發現的。


我陪聆聆看了幾次,覺得是個滿適合學齡前的小小孩看的科學教育節目,主角是小雞PEEP 和藍色鴨子Quack。應該是有一系列的影片,喜歡的話也可以購買DVD,不過最好的是網站上每天有一部免費的影片可以看,下載速度不錯,畫面品質也不錯,最重要的是,用很直接可愛的方式讓孩子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科學。

生活上的科學?

有時候會想,孩子才兩三歲,要學什麼科學?我覺得對這年紀的孩子來說,科學不是背下他所狂熱的恐龍的名字(當然他有興趣要背的話,也不是什麼太壞的事),不是把八大行星的排序和特徵一一記誦起來,當然更不是認識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什麼的。對我來說,讓孩子觀察自然所呈現的規律(和不規律),恐怕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其實,科學本來就是一門從觀察開始,實驗為中心,邏輯為骨幹的學問,很可惜地是,因為「學習效率」的問題,現代科學教育的步驟卻常常是反的,沒有足夠的觀察,自然不會有疑惑,在沒有疑惑之前,父母師長又急著把答案告訴我們。於是,每個人的肚子裏,記誦了一大堆「不知道問題在哪裏」的答案。

我還算滿喜歡peep 這些片子,因為故事內容提示了孩子身邊發生的各種小小自然現象,而不至於急著灌輸知識。比如說:在影子遊戲一片裏,聆聆和peep 一起發現了影子,走在路上時我們常常玩影子遊戲,影子好黏腳,聆聆不訝異,因為影片裏影子也總是黏著peep 的腳。白天,影子很清楚,聆聆很滿意。天氣陰了,聆聆問我:我的影子跑到哪裏去了?天氣半陰半晴,聆聆問我:影子怎麼看不清楚了?大太陽下走入樹蔭裏,聆聆也發現她的影子不見了;晚上走在多重路燈下,聆聆發現她有好幾個深淺不一、長短不一的影子;聆聆甚至發現了,在太陽光下,她的紅色便當袋的影子是粉紅色的,和大家都不一樣!

這些問題都是最珍貴的,比真正的答案更珍貴。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當然也是用最直覺、最簡單的方式來回答。比如說:「今天是陰天,太陽公公被雲遮住了,所以沒有影子啊。」目前為止,這種簡單答案通常可以滿足聆聆,等到不能滿足的時候,再來想要怎麼回答比較好吧。有時候,爸爸也會給聆聆一些「不知所云」的答案:「影子看不清楚是contrast 的問題~~」這時候聆聆就會疑惑地說:「What happened? What happened?」

從聆聆的反應,我想到中學時候,在我們都還沒有經驗過,把鹽溶到水裏,水會變冷還是變熱,老師就開始解釋一堆冰點上昇凝固點下降的理論時,大概很多同學的心裏也是在想:what happened?但是如果你真的經驗過,你一定會問出這個問題:為什麼水變得這麼冰呢?那我加糖會不會變冰呢? 加醋會不會變冰呢?唯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會深刻覺得老師講的理論是有用的、是可以被體驗的。當然,先學會理論再驗證經驗或求諸實驗也無不可,但我總覺得在深刻度上是有所不同的。




還有一次,我們看到的片子是,PEEP把麵包藏了太久,結果發霉了! 聆聆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我遇到發霉的食物時,就特別拿來給聆聆看,說食物放太久,就會長出綠色、黑色的黴菌,這時就要把食物丟掉,不能吃了。故事裏,最後那片麵包被螞蟻搬去吃了,所以聆聆也會說:「給螞蟻吃好嗎?」(螞蟻真的會吃發霉的麵包嗎?疑惑疑惑啊。)(我記得這個我小學時有做過實驗,印象非常深刻:老師說要把麵包放到發霉,還有實驗組和對照組,照光不照光,加水不加水什麼的,可是……有些土司麵包加了防腐劑,放再久也不會發霉的~~~)


我們看的片子還不是很多,但是看到的都還滿喜歡的,所以最近聆聆若吵著要玩我的電腦,我們都是看peep in the wild world 比較多了。也推薦給家有幼兒的格友們!


圖說:我來幫爸爸量量看,電池還有沒有電?

IMG_4747

這樣應該不會讓電錶短路吧?

IMG_4763


看,電壓不足的電池!

IMG_4752


相關連結:

黑暗十分鐘,孩子是天生的實驗家 【1Y7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bpm 的頭像
    pbpm

    聆聆詠詠,長大的聲音

    pb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